“我不是天生的魔,是你们逼我走投无路。”这句台词从申公豹口中说出时,整个影院寂静无声。

2025年春节档,没人会想到一部动画电影能让观众集体破防,更没人预料到,这个被神话传说贴上“反派”标签千年的角色,会在银幕上演绎出如此令人心碎的人生。

当下影视圈正陷入“一切都是量贩式生产”的怪圈,《哪吒2》却用质朴的匠心精神,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首日4.86亿的票房数字背后,是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望与回应。

当我们以为国产动画的天花板仅止于此,《哪吒2》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关于原生家庭、阶级固化、身份认同的现代寓言。

这部电影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申公豹的人物塑造。他不再是传统神话中那个单纯的反派角色,而是一个被时代和身份困境压迫的普通人。

五百年的苦修生涯,却始终无法摆脱“外门弟子”的身份;龙族血统成为他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师门的歧视则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困境,与当下社会中无数年轻人的处境不谋而合。

影片中处处可见导演饺子的匠心独运。作为一位从医学院毕业的跨界导演,他将中医五行理论巧妙融入视效设计,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东方美学的韵味。

特别是水漫陈塘关的场景,融入《黄帝内经》的病理意象,将视觉震撼与文化内涵完美结合。这种专业度的跨界创新,正是当下影视创作最稀缺的元素。

更值得一提的是,编剧刘阔将封神演义的故事基调,提升至存在主义的哲学高度。“我屠龙百年,自己却长出鳞片”这句台词的出现,不仅道出了申公豹的悲剧命运,更折射出现代社会中身份认同的困境。

当敖丙的龙角被折断,那种痛苦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身份认同被强行剥夺的心理创伤。

《哪吒2》的成功,给整个影视行业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它证明了,观众需要的不是浮夸的特效和脸庞,而是能够直击灵魂的故事。当某些导演还在用套路化的剧情消费观众,《哪吒2》已经在探讨身份认同、阶级流动、家庭关系等深层次的社会议题。

这部电影的横空出世,不仅是对当下影视创作的当头棒喝,更是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创作不应囿于形式的桎梏,而应该关注人性的真实与社会的痛点。

当申公豹在雷劫中嘶吼着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那不仅是一个角色的独白,更是无数备受压迫者的心声。

《哪吒2》的成功,远不止于票房数字。它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无限可能,也为整个影视行业指明了方向。当我们回望这部作品时,能看到的不仅是精良的制作,更是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应该承担的使命。

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时代,《哪吒2》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一股清流。它告诉我们,好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真诚的创作终将打动人心。而这,恰恰是某些导演最需要学习的课题。

《哪吒2》有多火爆已经不用了我累述,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一部动画片,他让我深深的来自灵魂的震撼,不是被他的出神入化的特效,被他高燃的剧情,而是被他里面一个配角人物申公豹深深震撼,我在他身上深深的共鸣了,看到了许多人的影子,包括我自己!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

申公豹的弟弟被杀,父亲被抓,都没有怀疑过是哪吒所为,然而我却怀疑是申公豹屠了陈塘关,原来,人心中的成见真的就像一座大山!

当申公豹亲眼看见自己的弟弟申小豹惨死,我以为申公豹他为了报仇,也一己之私会灭了陈塘关,然而结果是他拯救了哪吒一家,拯救了李靖夫妇。他识破了无量仙翁的诡计,自己一人迎战三大龙王和百万妖族。

申公豹的父亲一身正气,带领自己族内的孩子们修炼,只希望他们能有个机会,能修成正果。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初生牛犊不怕虎,性格耿直,秉性纯善,然而仅仅因为他们是妖族就被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申公豹付出比别人多一万倍的全努力,好不容易才考上了阐教,却永远做着最低最低贱,最艰苦,最累的活,无论他做什么都得不到赏识,无论他怎么做,永远都会排在最后,只因他的出身不好。别的师兄弟把仙丹当成糖果随便吃,而他修炼了千年才得到了6颗仙丹,他舍不得吃,全部给了自己的弟弟,然而在玉虚宫这些人的眼里,他和他弟弟他们这些妖族都是用来修炼的工具。

有人说申公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有洗白的一天!

洗白吗?也许那只是另一个事实的掩盖而已,了解下为什么要开启封神榜。本来阐教12金仙去天庭上班就好,元始天尊不想让他们去,忽悠他的12个徒弟去收徒替他们去挡劫难,但却需要365正神入封神榜。12金仙的杀劫由徒弟承担,徒弟死,即可消除他们大部分业障。

申公豹的魅力在这部戏里面可以和主角相提并论,甚至超越了主角的人格魅力。他让我想起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同样是反对不公,同样是对抗不平,可是申公豹显然没有齐天大圣那么好的运气!

在这一刻我深深的共情了,谁还不是个拼命隐藏伤口,舔舐伤痕的申公豹呢?申公豹天生是个结巴,可是他在诉说自己这么多年委屈的时候,罕见的没有结巴,因为他在心中已经念了千遍万遍了。当申公豹捏碎玉虚宫工牌那刻,身为牛马的人们彻底触动,我们哪是在看神话大片,我们分明是在看自己!

为什么这部戏评分这么高?为什么《哪吒2》能够一骑绝尘在春节档以绝对的实力甩出其他同期影片不止一个档次!反抗不公,对抗不平才是《哪吒2》的底色!

申公豹十足的“帅,强,惨”完全的具象化了,父亲被杀,兄弟被杀,自己被囚,明明自己拯救了李靖夫妇,以尽一己之身对抗所有外敌,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却依然被不被认同,只因自己是妖族,只因自己是异类,只因自己的出生不好。龙王说了一句,我们已经很听话了,还是要搞我们,跟它们拼了!申公豹已经很努力了,他甚至比所有人都努力,他依然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我们哪里在看动画片?我们分明是在看自己!

截至2月4日10时,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八名。

上映7天, 票房口碑双线飙升

2月3日单日票房突破8.19亿,进入中国影史单片单日票房榜前二,在前十里已占四席!

饺子导演,这么好的特效,这么好的剧情,咱正确正月十五之前把哪吒3端上桌吧,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别闲着写剧本啊,

哪吒2一出,东海龙王从小时候的糟老头子替换成了daddy敖光!敖光真的太帅了,哪吒2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将大家心中的固有印象发生转变!

亲情、友情,画面、音效,笑点、泪点,剧情、节奏都太好了!

看完最心疼的还是申公豹,他像极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我们。勤奋刻苦修炼好不容易考上了阐教,却被领导安排干着最脏最累见不得光的事。陈塘关事件被委以重任不能让任何人出去走露风声,但他还是找齐了所需要的草药还有百姓缺的口粮。在知道父亲断臂和弟弟被杀时还沉着冷静的分析出了背后的真凶,他没怀疑过哪吒杀了他父亲和他弟,但无数观众却怀疑是他屠了陈家塘。从导演前面的伏笔就可以看出不可能是申公豹,申爹,申小豹都是善良的人。最后翻转的时候更是把整部电影推到了一个高点。申公豹知道3条龙叛变,立马带着哪吒父母逃走,还不忘带上水妖,安顿好他们。一人孤身奋战,明知打不过还是1v3。那纵身一跃的镜头个人认为是整部电影的封神镜头

大年初一,《唐探1900》在众人的期待中震撼上映,迅速在春节档掀起观影热潮,票房一路飙升,成为了这个春节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作为“唐探”系列的前传,它不仅延续了该系列喜剧与悬疑完美融合的特色,更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出色的群像演绎,让观众沉浸其中,收获了欢笑与感动。

《唐探1900》将故事回溯到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彼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八国联军的侵略,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而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人,同样在异国他乡艰难求生,遭受着种族歧视与压迫。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起离奇的命案打破了唐人街的平静——白人女子爱丽丝和美洲原始部落酋长六手惨遭杀害,华人白振邦被诬陷为凶手。为了洗清冤屈,白振邦的父亲、唐人街大佬白轩龄(周润发 饰)重金聘请侦探,由此,华裔印第安猎人阿鬼(王宝强 饰)与留美青年秦福(刘昊然 饰)这对奇妙组合误打误撞踏上了探案之路。

影片中,喜剧元素俯拾皆是,王宝强和刘昊然的精彩演绎功不可没。王宝强饰演的阿鬼,一改以往的油滑形象,变得朴实憨厚,却又不失可爱,他操着独特方言,各种憨态可掬的举动和时不时冒出的“神逻辑”,让人忍俊不禁;

刘昊然饰演的秦福则化身“机灵鬼”,巧舌如簧,两人一唱一和,默契十足,探案过程中状况百出,笑料不断。比如在调查线索时,阿鬼对各种新奇事物的“土味”反应,秦福为了获取情报使出的各种搞怪计策,都引发了观众的阵阵笑声 ,让春节档的电影院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而在悬疑推理方面,《唐探1900》也毫不逊色。案件线索错综复杂,真凶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随着阿鬼和秦福的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每一次反转都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充分展现了编剧的精巧构思和导演对节奏的精准把控。从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到与各方势力的惊险周旋,观众跟随着主角的脚步,一同抽丝剥茧,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推理世界中。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的演员们都贡献了极为出色的表演。刘昊然此次成功突破以往形象,将秦福的聪明伶俐、油嘴滑舌演绎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一些紧张的对峙和推理场景中,他的眼神和表情都极具感染力,让观众看到了他作为演员的成长与进步。

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堪称全片的灵魂人物之一,前半段他是在唐人街游刃有余的大佬,沉稳大气,尽显江湖风范;后半段在关键时刻,他为华人发声,法庭上那段震撼人心的演讲,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将一个心怀大义、坚守尊严的华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听到他那句句饱含深情与悲愤的话语,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岳云鹏在片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他饰演的清廷钦差费洋古,前期是个十足的搞笑担当,那标志性的憨笑和幽默的肢体语言,延续了他一贯的喜剧风格,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但在影片后半部分,当国家面临危机,他的角色瞬间觉醒,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之前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反差不仅没有突兀感,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他与洋人拼死搏斗的场景,以及临终前那句“救中国”,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内心,也让大家看到了岳云鹏作为演员的更多可能性。

导演陈思诚在《唐探1900》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大格局。他巧妙地将喜剧、悬疑与历史、爱国情怀融为一体,通过一部电影,让观众看到了1900年那个特殊时代下华人的苦难与抗争,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影片没有一味地渲染苦难,而是在幽默诙谐中传递出对正义、尊严和国家的坚守,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唐探1900》无疑是一部超越了系列前三部的佳作,它在保留“唐探”系列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创新与突破。无论是精彩绝伦的剧情、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还是深刻动人的爱国主题,都让它成为了这个春节档不容错过的电影。如果你还没走进影院,那就赶紧购票,跟随阿鬼和秦福的脚步,一同开启这场充满欢笑与感动、热血与激情的探案之旅吧!

《哪吒2》,彻底爆了。

春节档第三天,《哪吒2》还是遥遥领先,并不断登上热搜。

很多人说,春节档冠军非它莫属。目前票房突破11亿,甚至deepseek预言它要拿超45亿票房。

毕竟今年可谓是史上最热闹春节档,一天就卖了20多个亿,突破单日票房纪录。刀哥就有感受,哪怕票价涨到70元,影院都是场场爆满人山人海。

无论《封神2》、《唐探1900》还是《射雕英雄传》,都是大牌大导云集,营销上各有各的噱头和花招。

但谁都没想到,《哪吒2》作为少有的动画电影,似乎一开始受众面就有些窄,甚至上映前一度有人担心没人看,毕竟这个IP太久了。最后竟然杀出重围遥遥领先。

现实证明,《哪吒2》还是有点东西的。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本来抱着陪孩子睡觉的打算,没想到硬是看嗨全程憋尿2小时”。

被质疑过气的《哪吒2》,为何还能如此超预期?

2小时特效狂杀,

让观众替导演心疼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很多人苦等五年。

等待会产生仇恨,这句话放在《哪吒2》一点也不为过。以至于在预测春节档冠军时,《哪吒2》并不算最优质的选手。

第一,是动画电影已经太久没有出现全民级大爆款了。

去年一年上了不少动画电影,大部分票房却没过千万,连备受期待的《雄狮少年2》都没掀起太大水花,上一个突破10亿的还是《熊出没》。

整个产业也被人质疑“江郎才尽”、“中国动画元年已过”。

以至于《哪吒2》一出来,很多人还质疑是在吃第一部的老本。

第二,《哪吒2》在宣传上也是平平无奇。

相比其他春节档电影各有各必看的噱头,唐探的回忆杀、飒姐邓婵玉+顶流于适的流量,《哪吒2》却还是传统老套路,基本只围绕特效做文章,很难让人找到新鲜感,因此很多人也并没有把它当成春节档必看,更不是首选。

在竞争堪比地狱级的难度下,没想到《哪吒2》却逆势而上,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做到了遥遥领先,豆瓣开分8.5分。

很多人看完哪吒,只有一个感受:太烧钱了。

官方称,特效镜头数量超越了第一部的全片镜头总数,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角色也是《哪吒1》的三倍,堪比第一部的“plus版”。

落到观众角度直观看到的,就是这一版的《哪吒2》,每个角色都重新做了一遍。

哪吒的新衣服有中式包边,火云纹都升级成刺绣。各种细节也是堆到极致:章鱼将领的铠甲、鲨鱼将领的牙齿,也用了东方常用的曲线元素,经得起大荧幕最大特写。

就连本是NPC的土拨鼠大军、妖魔军团,满屏愣是找不出一模一样的,表情不同、服装花纹不同、长相不同。

电影所花心思之深,让网友惊呼,“上一个这么干的还是好莱坞”。

殊不知,这些细节还只是开胃小菜。

影片刚放不久就开始出大招,比如哪吒为了通过修仙考试的各种奇效已经让人眼花缭乱,龙宫围攻陈塘关,而这些大招放在其他电影早已是结尾王炸了。

天元鼎端龙宫的场景,鼎壁上挂着无数骷髅头,以及妖魔集体出动,让人看完只有一个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你以为这已经是天花板了?没想到导演不按套路出牌,紧接着又是哐哐砸出更复杂也更带感的特效。

四大海龙王首次正面登场,剔骨削肉场景,既震撼观众又不血腥。各种特效“狠活”就像不要钱的到处贴。

到最后更是神仙大乱战,哪吒与敖丙跨种族联盟联合对抗仙宫施展的法术更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有种《指环王》既视感”。

两个多小时坐到最后,观众想的早已不是值回票价,而是替导演心疼。

从“我要改命”,到“我要逆天”

光靠特效,当然还不能被封神。

如今技术在飞速进步,连春晚都用上机器人扭秧歌的时代,再单想靠着特效想打天下当然不可能。

毕竟要说特效,隔壁《封神2》硬是造了座城,论美学论视觉震撼效果也相当能打,完全称得上是视觉盛宴。

而《哪吒2》狠就狠在,让人看完后不止是停留在视觉上的爽感,走出影院还能反复回味。

1.跳脱个人光环,给每个小角色上高光。

第二部,哪吒的台词从那句最出名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变成“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

饺子曾说,《哪吒1》故事创意源于哪吒投错胎,到了《哪吒2》像蝴蝶效应般使剧情走向不同道路。

因此,第二部的角色更多了,却不是为了多而多。

哪怕任何一个小角色,所作所为都有缘由,而不是单纯烘托主角哪吒的工具人。

比如努力托举儿子的申公豹父亲,为了实现家族梦想的申小豹,以及为了一众同胞拼命奋斗的土拨鼠首领、“意外背锅”的石矶娘娘等,都有血有肉,各自有搞笑戏份,让人笑着笑着就代入其中命运。

“已经浓缩到少任何一句台词都不能了,每一句话都有用,每一个表演都有意义。”

于是,就有了被网友大呼颜值逆天的个个名场面。俊朗帅气的敖光、妖艳夺目的龙姑傲闰,连哪吒都变得眉清目秀。

每个角色都有高光时刻,随便一截都在网上成了流量密码。一堆博主模仿也引起了第二波自来水传播。

2.披着动画片皮,却大胆直戳“阴暗面”

做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角色铺设的越多,意味着剧情设计难度越大。

如何把角色都交代到位的同时还不失完整逻辑和趣味性,才最见功力。

因为《哪吒1》里,该有的反抗都已经有了,连哪吒的父亲李靖也不再是对立面,人们以为哪吒的个人成长已经没啥看头了。

《哪吒2》却另辟蹊径,想出了一个全新的主题,甚至导演还放出了不少“私货”:

直接把“阐教”重新解构,看似人畜无害的仙尊小老头竟然是蔑视生命的反派、看似高高在上的仙宫其实是吃人不眨眼的伪善家;而一贯反派的妖魔却成了善良正面的代名词,连申公豹都摇身一变成了令人同情的悲情角色。

这些反抗仙界甚至是传统认知的大胆背后,其实是直指更深层的问题:

很多人只是一上来就默认接受系统的规则,却没人会质疑甚至敢于打破。

故事的精神内核更深一层,延伸到更宏观的群体性反抗叙事。哪吒以及更多角色的意识觉醒,自然也更具深意和分量。

就像刀哥看完后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台词有很多,比如哪吒高喊的“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哪吒撒尿被仙尊当成仙露喝了等等。

虽然是动画电影,这些细节却揭露出了成人社会现实中的阴暗面,直指滥用权力、无效内卷、盲目守旧等问题,这也是很多人对《哪吒2》赞不绝口的原因。

甚至有网友都自发为了它,集体向影院喊话求多排片。

破除第二部魔咒,

背后有高人

都知道做第二部很容易翻车,尤其是神作。

很多人走进影院前看《哪吒2》,都是抱有极高的期待。

毕竟《哪吒1》已经珠玉在前,50亿的票房高山,别说挑战同行,想挑战自己都是相当困难的任务,尤其是观众已经等了6年,压力可想而知。

导演饺子就曾坦言,自己当时还来不及喜悦,就陷入创作焦虑,路演一结束就马上去喜马拉雅山上闭关写《哪吒2》剧本。

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剧情+特效两个点能做到60分,就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有人说,《哪吒2》之所以能一骑绝尘,就是靠无数远超及格线甚至是“逼近100分”的细节水平。

都知道早在第一部,导演饺子的严苛就已经逼疯了不少特效师,做申公豹特效的人磨了两个月,最后甚至受不了辞职。第二部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刀哥觉得,除了导演饺子这种万里挑一的完美主义者兼细节控选手之外,《哪吒2》还有一个同行难以复制的独特杀手锏,才能让电影更爆。

很多人不知道,它能做到“天花板”特效细节背后,不仅是团队,甚至需要一座城市的助攻。

能让人看得又嗨又爽。一方面,是几乎不计较成本的做足大场面。

《哪吒1》《哪吒2》都融合了成都本土文化元素,整个制作团队都在成都,创作灵感也来源于成都日常生活如四川普通话、三星堆元素等。

但饺子想要实现的东西太多,一个公司做不到,靠的就是成都当地的动画产业链同行帮衬。

比如动画里“整个龙族最坚硬的龙鳞”,带领国内外一百多个团队,四千多名制作人员齐力“死磕”,连《姜子牙》联合导演王昕所在的公司泥丸星也被喊来成都。一个地方集体托举,才有了如今观众口中的“不亚于好莱坞迪士尼的特效天花板”。

另一方面也更重要,让特效为剧情服务,而不是唯特效论。

特效虽好,但不能贪多,更不能顾此失彼成为电影唯一的亮点。导演饺子也深知,比如铁锁链特效,他认为铁锁链是剧情主线逻辑的核心,海妖是被束缚住的,所以锁链完全不能“放水”,用一年多时间才打磨好。

其他角色的细节设置,也是完全按照人物的身份背景设置,不会喧宾夺主,这也有了出圈的两亿人物规模“洪流大战”等名场面。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动画如果想要精益求精下去可以完全没有限度。很多人不知道,电影上映进入倒计时,饺子还想微调。

之所以如此,是饺子认为不能给自己留后路,要把每一部作品都当成自己最后一部去创作,不留任何突破的可能性。

“不惜一切代价”按最高标准制作,真不是说说而已。

去年电影院的日子相当不好过,很多人归因是消费疲软、短视频分散注意力等。

殊不知促进观众走进影院的第一源动力,除了内容,还是内容。

从《哪吒2》就能看出,永远对内容保持真正的敬畏,观众才能对你给予尊重。

正如饺子所说,“因为大家给予第一部如此的包容和馈赠,才让我们有机会做了《哪吒2》,这个机会必须珍惜,我们不敢飘,不敢作死。”

永远不给自己留后路,才是逆势吊打同行的绝招。